【期货日报网】就本篇文章采访金联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化工行业主编荆常婷看来,这一现象背后是全球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。当前,全球航运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脱碳压力,欧盟即将征收碳边境税,国际海事组织(IMO)2050 年要达到净零排放;国内传统能源企业与新能源巨头也纷纷开启战略转型之路。 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绿醇产业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助推。
荆常婷介绍,政策层面,国内已形成清晰的支持导向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“电解水制氢耦合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”列为鼓励类项目;国家能源局已启动《绿色甲醇》行业标准编制,拟结合我国实际分级分档,研究将生物质、空气捕集之外的碳源纳入标准;市场监管总局也在推进《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甲醇》《可再生甲醇评价技术要求》等国家标准制定;上海环交所建立起国内首个绿醇认证标准,部分项目还可享受地方绿电补贴。 市场层面,据荆常婷介绍,海外市场,预计2030年全球航运领域绿醇需求将达2000万吨;国内市场,山西甲醇汽车应用规模向万辆级迈进,沈阳、内蒙古等地正规划构建千亿级甲醇经济生态。
查看原文